海尔30年:如何破解“利润薄如刀片”的困局

2013-03-28 10:37:09    第一财经日报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用张瑞敏的说法是,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的企业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奏。明年,海尔将30岁,从全球看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企业。它,能成为时代的企业吗?

  最大的挑战

  海尔每七年就会提出一个新战略,虽然已进入网络化阶段,但并不意味着海尔已彻底实现了全球化品牌的梦想。相反,全球化仍是海尔最大的挑战。

  海尔是中国家电业中自主品牌出口的先锋,如今已搭建了全球业务架构,在美国、意大利、印度、越南等地设有工厂,在中国、日本、美国、澳洲、欧洲设立了五大研发中心。

  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2012年12月21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海尔蝉联全球冰箱、洗衣机、酒柜、冷柜的零售量和产量第一。海尔第一次获得全球冰箱销量第一是在2008年,可以说,海尔在金融危机中加快了崛起的速度。

  但是,零售量、产量,与零售额是两回事。据青岛海尔2012年年报,在其近800亿收入中,国内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8.3%;海外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7.1%,海外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0.4%。

  中国电子商务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海尔最大的挑战在海外,最大的机会也在海外。”

  本报记者曾在日本市场看到,海尔及所购三洋子品牌AQUA均已进入日本最主流的家电卖场,但要成为最主流的品牌尚需时日。如何在中高端领域与欧美日韩的老牌子竞争,才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海尔的国际化已经到了深水区。

  品牌力,归根结底是产品力,离不开技术力和与消费者沟通的能力。海尔借金融危机,已进行了两个海外并购,2011年收购日本三洋电机的白电资产,2012年全资收购新西兰的斐雪派克。除了本地化的生产、营销架构,张瑞敏看重的是研发资源,海尔已在日本设立了变频空调研发中心,与斐雪派克联手研发了静音、速洗的洗衣机。

  不仅整合收购海外研发资源,海尔还向全球开放研发、设计体系。一个例子就是,宝时捷工业设计团队前年参与设计的海尔意式三门冰箱,在欧洲畅销。

  用张瑞敏的说法是,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的企业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奏。明年,海尔将30岁,从全球看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企业。它,能成为时代的企业吗?

1 2 3

人物
人物名称:
总裁指数:
总裁指数涨跌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