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牌PE转型VC投资的启示:从看数据到看未来趋势的转变

2016-09-01 17:10:25    投资中国网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机会永远都存在,关键是你是否缺席、你是否有判断力和执行力。

  君盛投资从2003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13年。在这快速变迁的复杂岁月里,君盛亲历了中国资本市场中几乎所有大事件。

  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到2009年创业板推出,君盛都成功把握了机会,历经2006-2007年、2014-2015年两次大牛市,同期也经历了多次的PE寒冬。作为本土PE 机构的先行者,十几年前的君盛就是本土第一家将GP管理公司自有资金与基金资产区隔分离管理、在国内首家采用信托式契约型股权基金结构的私募PE机构。君盛团队参与了中国私募股权行业从初生到成熟、规范的全过程。而现在,君盛正谋求从PE向VC的延伸,这是一次凤凰涅槃般的转型。

  可以说,梳理君盛投资的发展历程,窥见的是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的转折变化。投资中国网专访了君盛投资创始合伙人廖梓君,讲述一个老牌PE的几度求变的经验与教训。

  抓住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性投资机遇

  2005年大陆股权分置改革前夕,君盛敏锐地洞彻了历史性投资机会来临,持续发力投资了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平安、申银万国、太保、银河证券等一批大型金融类公司的法人股,这些公司后来绝大部分成功上市,伴随2006-2007年的牛市,为君盛早期的投资人创造了丰厚回报,同时也让君盛得以立业壮大。在这一波机会中,君盛投资展现出对资本市场前瞻性的洞察力。可惜大部分投资人对此充满质疑。廖梓君介绍那时每一场基金路演下来,大概30位潜在投资人听了产品介绍,只有一位投资人会选择信任君盛认购产品;而选择信任的投资人其实也不太懂,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欣赏她过往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在那个遍地是黄金的短暂时期,身边证券业同行不理解她的急迫。以至于后来熟知的同行回忆起来都说,那时候她像着了魔一样,逢人就叨叨法人股最后的投资机会。

  全流通格局下积极投资细分领域的优秀民营企业

  与创业板随着时间窗口推移到2008、2009年,中国股市迎来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正式推出,君盛再次抓住了机会。中小板、创业板开板之后,恰逢大陆消费电子类和高端制造业民营企业的崛起浪潮。根据证监会对中小板和创业板IPO上市的标准,君盛投资眼光聚焦在具有成长性、同时有明确上市意愿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身上,这期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消费领域。 现在华为手机的中的软板、显示模组、蓝宝石屏等超过5家元器件供应商都是君盛曾经投资的。

  这一阶段大致从2008年延续至2013年,当时正是PE模式大行其道的年代,也是中国PE机构的骤然勃发的黄金年代。但从2012年开始,随着A股 IPO长达14个月的暂停,PE机构退出进程遭受重创。同时经济形势开始下行,传统行业企业生存状况普遍恶化。廖梓君表示,君盛投资组合中的被投企业出现销售额在增长,但利润却下降,有的公司甚至销售额和利润同时下降的现象。在个案后面必然有深层次的动因,江水临寒鸭先知,君盛再一次预先意识到常规的6-7年经济周期的调整,叠加了20年的长经济周期顶部,传统实体企业必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君盛的投资策略必须调整和转型!除了保留新材料领域外,必须从传统制造业抽身而出。

  因此,君盛投资开始了又一次的主动求变。

  积极拥抱互联网+

  在成立之后的十余年里,君盛的主要投资阶段均在PE段,这一次要把投资阶段前移到VC段,领域则聚焦在互联网+消费/健康/娱乐等领域。

  廖梓君直言,这一次转型经过了艰难的摸索和努力,“往前端移就必须对细分行业有取有舍;对自己所选取的细分领域则必须有深刻的把握和了解。任何一家企业转型都需要至少2-3年才看到结果,同样创投机构的转型也需要这么长时间。没有2年左右的摸索和积累,对任何一个市场的潜力、商业模式、赛道长短、团队优劣势、竞争格局和行业痛点都难于把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13-2014年的摸索,到2015年,君盛投资的转型开始初见成效,旗下基金终于在互联网金融、移动新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等领域,君盛都落下了棋子。

  转型中的意外事件和深刻教训

  不过,君盛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在转型之初的2012年,君盛公司投资一家VC期的企业。当时已经预见到跨境电商频率高、金额小的发展趋势,因此,2012年初选择了一家当时认为不错的跨境电商企业——深圳怀众公司进行A轮投资,最后却被证明这是君盛投资早期类项目踩上了的一个地雷。从经营数据来看,怀众公司在融资后的一年内发展迅速,业务量增长了4倍之多,并在2013年五、六月份启动了B轮融资,当时签下了好几家机构的term sheet。但此时事情演变出乎君盛的预料,怀众公司实际控制人突然异常地叫停了B轮融资的尽调,并转向君盛表示公司资金链快要断裂,要求君盛进一步注资。

  事出蹊跷,君盛要求派人对怀众进行财务调查,此时怀众实际控制人直接将公司关停,人员遣散,君盛与怀众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沟通也完全失效。君盛向法院提起 “股东知情权诉讼”,要求怀众公司实际控制人提交怀众公司财务账簿等关键资料。虽然2014年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生效判决,但怀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掩盖抽逃资金、公司关停真相,一直拒绝执行判决!一拖两年时间至今执行不了! 2016年,法院对怀众公司实际控制人做出司法拘留15天的决定,并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引起了怀众公司实际控制人更为激烈的反扑。她通过雇佣网络水军等手段,四处散播诽谤君盛的谣言。这一系列的行为,给君盛投资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投资机构作为小股东,其实并无太多手段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免受侵犯。而当侵犯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国内的司法体系也很难为小股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在应对网络故意抹黑舆论攻击之时,常规机构也没有什么有效手段捍卫自己的商誉,国家执法机关的重点是在维稳上,而不是在保障市场经济次序和法律效率上。造谣者成本低劣,而被损伤者要消除影响则困难之极。廖梓君表示,这个项目不过损失了两千多万,但这些诬告、泼脏水的行为给君盛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两千万以上。更加令人遗憾的是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关停怀众公司、明显犯法侵害股东权益、侵占损坏上小游客户利益之后,竟然还能安然无恙地转移资产和现金,重新以新公司新面孔从事相同的业务,继续使用原公司的服务器,在外招揽客户,在大陆违法成本之低可见一斑!

  从看数据到看人

  廖梓君表示,这是君盛转型过程中交的学费,现在能做的是总结教训,运用于今后的早期投资过程中,引以为戒,为今后免蹈覆辙!

  现在复盘怀众这个项目,廖梓君表示君盛得到最大的一点启示是,早期投资对创始人和团队的评估一定要多维度、多视角。PE机构习惯于看财务报表,而VC阶段的创业团队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很大的不同点。廖梓君说:“有些风险能够凭经验一开始就规避掉,但是人的风险,尤其是道德风险,很难在事先有一个量化的定性。”

  具体而言,经过怀众公司这个恶性失败的项目之后,廖梓君经常在内心反复思考和省查当初的决策疏漏,市场选对了,商业模式也成立,被投企业的优势也明显,为什么还是遭遇滑铁卢呢?今天也希望自己的思考总结能够成为同行业的借鉴:

  首先,避免投资缺乏团队之间密切合作和相互制衡的创业公司。怀众公司的核心人物只有一个创始人,缺乏专业团队的支撑和相互制约。这种协作和制衡既体现在股权分配上、还体现在日常经营决策中。团队相互间协作制衡能力不高,单凭一个人决策,遇事容易走极端,负能量没有消解的出口。如果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合作,平时协作分工、关键问题相互支持支持制约,公司出现这种重大道德问题的风险概率会小很多。

  其次,对学历背景不佳和基础价值观薄弱的创始人要谨慎。这并不是唯学历论,而是教育背景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和理性格局;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在压力和困难时刻的品格与担当。怀众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关停公司的异常举动、以及在事情发生后完全处于无法沟通的狭隘状态、到最后采取的泼脏水撒野行为完全非理性,这与她缺乏高等教育背景有很大关系。好的本科大学四年可以奠定一个人基础的理性逻辑认知能力,构建人生基本的知识体系。如果缺乏这些积累,在现在的创业大潮竞争中很难有持续的竞争力。

  第三,是对女性创业者要谨慎。上帝造人是公平的,祂让女性比较感性、聪明、敏锐的同时,也给了她们抗压能力比较弱、比较容易情绪化的一面。而创业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创业者永远是在一种高压的状态之下,一般的男性都承受不了这样长期超负荷的压力,何况是女性;其次女性的情绪化不容易长期凝聚一个优秀团队;再其次,女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胸格局稍逊于男性,这一切都注定女性创业成功的概率更低。一个创业团队的董事长或CEO就是要具备忍辱负重的心理准备,除了专业能力以外,性格是否坚韧、抗压能力是否强都成为今后VC机构要着重考察的基本点

  未来的挑战——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确定的机会

  机会永远都存在,关键是你是否缺席、你是否有判断力和执行力!对于君盛的转型,廖梓君抱着很大的决心和信心。她表示,希望在未来5-10年中,君盛专注于新材料和互联网+领域,用百里挑一的严格筛选标准,每年投资数十家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他们一起成长。在他们之中一定能出现众多的未来代表新经济的明星企业。

  当然,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挑战。首先是现在技术迭代的速度飞快,很多的创新产品最后可能被证明只是过渡性的产品,在万物互联、人工智能领域,大部分的产品都将是过渡性的产品。在现阶段,创业公司要面对更多是试错的成本,而不是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机构仍然要在不确定性当中去找到未来有增长潜力、代表新兴经济的项目,对判断力的要求很高。

  另一方面,做早期投资也意味着要对项目失败率有一定的容忍度。廖梓君表示,投资阶段前移,就需要公司对失败率的容忍度提高,同时也要引导基金的LP们提高对项目失败率的容忍度,只有这样基金组合才能获取风险补偿。尽管有诸多挑战,廖梓君表示,虽然前方有很多的困境,但是君盛依然有信心,能够和新兴经济共同成长、一起逐浪!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热点排行

  • 资讯
  • 博客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