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制造:内部公司人成长秘方

2011-11-11 09:56:29    第一财经周刊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如何让员工找到在公司内部的上升空间是困扰很多公司的问题,不过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些好办法。

  可口可乐实行的是特许经营模式(可口可乐作为特许授权商,全国性装瓶商网络成为其特许经营商,根据特许合同生产、包装、分销和销售可口可乐公司的特定产品),因此,像程曦这样的运营经理就像是连接可乐公司与装瓶厂的一座桥梁。在日常工作中,程曦需要将可口可乐的战略与西安装瓶厂的管理层密切沟通,转化成可在当地实施的计划。

  升任前的培训,让程曦觉得颇有启发,“看待问题的角度变了,过去总希望大家在立场上达成统一,现在更多地思考如何结合各方的利益点,寻找达成一致的方法。”

  约有20位可口可乐公司的一线经理参加了培训。这些通常有着5至10年的工作资历,带领1至3个下属的一线经理正是“五个金环”课程的培训对象。

  “五个金环”等培训课程从2005年左右开始在可口可乐公司内部推行。可口可乐亚太区人才管理及领导力发展总监彭智勇说,这些颇受好评的培训课程,由可口可乐与外部培训顾问公司一起合作,为可乐公司的员工定制。

  除了一线经理,那些有潜力成为高级经理的员工同样是重点培养对象。2008年,管理培训生李晟在进入公司不久,就被安排了为期两个月的昆明装瓶厂工作。在那里,她不仅直观看到了一瓶可乐如何从瓶胚、吹塑(吹成塑料(瓶)、罐装到成为成品,而且熟悉了装瓶厂的运作系统。回到公司后,又先后在商业领导力部、特许经营领导力部以及市场部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深度轮岗。

  可口可乐公司对李晟这样的管理培训生,有一套完整的3年培养计划:第一阶段,约6个月,是公司导入课程及对可乐运营系统的全面及深入了解:第二阶段,为期18个月,培训生在不同的核心部门(如市场部等)轮岗工作,分别由高级经理担任他们的导师,协助实施不同的项目;第三阶段,为期12个月,根据培训生的工作表现、个人兴趣和业务需求,公司最终落实他们的工作部门,并在该部门工作一年。

  在可口可乐,导师计划(Mentor Program)项目不单单针对高层经理,也不局限于外部导师。内部导师计划针对一些有潜质的员工,导师则通常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人生经验、乐意发展他人的员工担任。

  2010年年初,程曦升任运营经理不久,他的导师计划开始了,可口可乐大中华区运营总监翁海新成为了他的导师。

  “不仅是同事,更像是朋友。”程曦说。他还记得第一次面对面聊天,是营运部门在马来西亚沙巴开会时。在这之前,在西安的他常给在上海的翁海新打电话请教业务,得知开会时能见到导师,程曦马上与翁海新约好面聊。

  程曦与翁海新约在了附近的小酒吧。程曦直接问出了心中所虑:“公司业务发展很快,我要不要去公司外地部门工作?”当时的他正面临着职业发展上的困惑。翁海新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自己去印尼轮岗的经历。

  “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去追寻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翁海新告诉程曦,虽然在印尼不仅要适应陌生的环境,生活上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自己的职业道路也走得更扎实。

  这种朋友式的聊天让程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那天,直到小酒吧快打烊了,两人才离开。

  除了在职业发展方向上获得帮助,程曦认为自己在看问题的角度上也获益匪浅。有一次,陈曦负责的西安地区销量产生了波动,压力非常大。翁海新告诉他,除了分析遇到的挑战外,也要考虑老板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怎么看待。

  “你行的”,翁海新的鼓励也让程曦心情放松了很多。

  翁海新自己也经历过这种必要时的肯定。1997年加入公司后,翁从运营部门的助理做起,2000年,开始负责厦门装瓶厂。当时,上一任运营经理刚刚离职,“本来还在想新经理来了如何协作,得知公司准备给我机会时,很忐忑,怀疑自己是否准备好了,不是很自信。”

  不久,时任南区总经理的穆智权到厦门考察市场,翁海新去接机时,穆智权问了他几个问题,翁海新觉得自己60%的问题都没回答出来,心想,“这算是考核失败?”

  然而,在接下来和穆一起拜访装瓶厂的管理层时,心里忐忑的他被穆智权的一句话鼓舞了,“在装瓶厂面前,你才是代表可口可乐的人。”

  穆智权成为了翁海新的第一位导师。从印尼回来后不久,穆智权问他,“如果你从现在这个位置去到另一个管理位置,你觉得自己还缺少什么?”在翁海新眼中,穆智权总是那个不断激发他前进的人。

  “在可口可乐,一直有人在帮助你成长。”叶颖说。

  程曦2004年加入可口可乐,在进入公司前的四年内换了两份工作,而在可口可乐公司工作已经超过7年了,“还是一直觉得有新鲜感。”

  这是穆智权乐于见到的。他在可口可乐已经工作近30年,在中国工作了13年。“过去十年,我们更多是把有才华的员工从外面招进来;现在,我们希望从公司内部发展他们,这样可以建立更多的忠诚,也为人们建立更长远的职业规划。”

  可口可乐也在把公司的培训延伸到各个利益方:如沃尔玛这样的重点客户以及装瓶伙伴们。可口可乐大学(CCU)于2006年成立,如今,可口可乐装瓶厂中60%的员工已经经过了这个CCU关于业务中心经理的培训。“他们的素质技能构成了可口可乐的业务基础。”穆智权说。

  2011年10月,可口可乐亚太区在中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推行了一项新的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喜马拉雅计划”,旨在培养亚太区的未来领袖。对可口可乐来说,这些新鲜的年轻人就是公司的未来。

1 2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