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成功植入广告的影视剧

2012-05-16 10:37:06    市场总监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纵观时下成功运作的植入式广告,我们不难得出以下这个显而易见的公式:好的影片项目+好的广告式植入=运作成功。

  《没完没了》

  继《编辑部的故事》之后,冯小刚执导的《没完没了》首开电影作品植入广告的先河。与此同时,鉴于中国银行为该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赞助,因而在该片中,中国银行的产品也一再与影片的情节、人物多次结合,在剧中多次现身。因此,在《没完没了》制作完全之前,贴片广告收入已稳赚1500万元。

  植入式广告:中国银行等

  市场总监点评:自《没完没了》后,资金注入方及产品通过广告植入等纯商业的方式大肆投身影视界。而后,越来越多的影视人和企业开始深入地关注植入式广告这一商业盈利模式。

  《一声叹息》

  在众多导演中,冯小刚导演显然是个植入式广告的首席CEO。而后,继《没完没了》之后,而后在接下来的贺岁影片《一声叹息》中,“傅彪”把“张国立”和“刘蓓”送到海南三亚的总统套房,临走时悄声对“刘蓓”说:“打电话用吉通卡。”而“张国立”在三亚给北京的“徐帆”打电话,过问买房子的事情,“徐帆”则说:“……欧陆经典不错,就是太贵。”而后“徐帆”在剧中一再提醒亲朋好友:“我家特好找,就在欧陆经典。”

  植入式广告:欧陆经典、吉通卡等

  市场总监点评:仔细历数,中国本土植入式广告大都集中于贺岁片,而同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相比,冯小刚导演在影片中更是对广告植入处理得驾轻就熟的绝佳高手。

  《大腕》

  2001年,导演冯小刚在《大腕》这部电影中,极富个人预言色彩地通过模拟一个将死的大腕的葬礼,无厘头地进述了一个有关植入式广告的揶揄式闹剧。在《大腕》一片中,当影片中相继出现“搜狗”、“彪驴”、“补钙”、“但求最贵,不求最好”等经典之语时,观众更会心一笑。

  植入式广告:搜狐、彪马、钙中钙等

  市场总监点评:冯小刚通过《大腕》对广告本身的揶揄式解构,本身就是一例很成功的另类植入式广告。而剧中的非常语录通过公众口头传播,亦能达到行之有效地进行产品传播这一效应。

  《手机》

  在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手机》一片中,剧中所有演员使用的全是清一色的摩托罗拉手机。当然,除此之外,严守一无论走到哪儿都开着价格不菲的宝马。

  譬如,电影刚刚开场时出现的是388c,结尾出现的更是A760,而在整部剧中,也多次出现了超过3秒钟以上手机的特写:严守一用的是彩信388c、费墨用的是T720、沈雪用的是V860、大段用的是V70、春燕脖子上挂的是E380,武月用的则是E365。当然,这些有意无意出现的特写绝非免单的。因此,一部《手机》,仅摩托罗拉公司的赞助就高达700万元之多。

  植入式广告:摩托罗拉、宝马等

  市场总监点评:相对而言,植入式广告可分为以下四大类:电子产品、汽车、珠宝首饰、生活用品。《手机》中摩托罗拉手机的植入式广告则是电子产品植入影片中的典型个案。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