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软时代,中小企业如何突围?

2012-12-14 15:13:16    价值中国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对于当下的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危机中蕴含机会,但前提是生存下来,生存和发展在此时是同一个命题——生存就是发展。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众多企业面临成本上涨,业绩下滑、库存陡增、客流量减少、单店赢利能力下降、终端不动销等方方面面的压力。

  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几乎每天都如履薄冰,任何一个营销策略上的失误,都可能将企业推入深渊。生存还是死亡,是每家企业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反思原有渠道模式

  传统渠道VS现代渠道。在通路终端化的趋势之下,很多中小企业加大了在现代KA渠道的投入,这也难怪,一方面,作为现代渠道的代表,KA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KA作为品牌宣传的阵地,可以为通路招商提供品牌背书。

  不过,KA本身也充满争议。且不说其各种费用令企业不堪重负,就连KA系统自身也面临着经营困境:2012年上半年,有着“中国沃尔玛”美誉的永辉超市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0%;人人乐同期亏损5500万元~6500万元,同比跌幅超过3位数。

  同样,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的销售业绩同样并不理想。这足以令曾将KA奉为圭臬,不惜代价进入其中的中小企业深刻反思。

  实际上,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否进入KA需要仔细考量。一旦KA门店业绩不佳、结算不及时或关门,都会给中小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占用大量的资金不说,前期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也构成一个不小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渠道格局,中小企业一味追求现代渠道显然是不明智的。实际上,中小企业需要在现代渠道和传统渠道之间合理分配资源。曾几何时,KA有一统天下的趋势。实际上,在中国市场,通路在短期内不可能被KA完全取而代之。相反,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之下,传统渠道的一些优势凸显出来,比如费用低、货物周转快、资金回笼快、后续服务成本低等。

  因此,在消费疲软时代,企业不妨重新审视下传统渠道。

  当然,回归通路渠道并不意味着放弃KA,对中小企业而言,要对现代渠道业务模块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成为企业的“包子”,而不是“包袱”。

  中国企业对KA门店应当采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对于整体业绩优良,单店营业额在地区同类终端中排在第一梯队,结算及时、无乱扣费用,总部集权制较高,配送、服务及时、企业市场维护人员能够顾及优质KA门店,可由厂家出面与之谈判,整合双方资源、实现共赢。

  对于不符合上述标准的KA门店,建议厂家让出部分利润,交由当地代理商与之合作,代理商在所在区域的配送、服务、门店管理等方面都有的优势,且绝大部分代理商都不是经营一个品牌,多元化经营也“分摊了”其与KA系统合作的各项费用支出。

  选择深度分销时量力而行。近年,众多企业都在实施深度分销和渠道扁平化。过去几年,许多企业的营销重心已经由省会城市下降到地级市、再到县级市,部分企业将渠道下沉到乡镇,有些企业甚至在乡村已经开发出一级经销商。比如海天、太太乐等。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