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局】那些融资超过五千万却死亡的公司

2014-03-28 11:2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有不少失败案例是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时和破裂后的事情,也有不少近期发生的,他们失败原因不尽相同。

  成功的创业公司无非是“创造或抓住了痛点,获得了融资,产品推出后受到了市场追捧,获得成功,最后也许还会被高额收购。”然而失败者就不一样了。他们起初都获得了相当规模的投资,最终却失败了,或是无法进入市场,或是在投资无法成功退出:被迫变卖资产、收购价低于投资额等情况。这其中有不少失败案例是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时和破裂后的事情,也有不少近期发生的,他们失败原因不尽相同。来看看到底是哪些公司。

  获得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创业失败案例

  Solyndra

  投资方:Redpoint Ventures,US Venture Partners

  失败原因:

  太阳能电力行业不是一般人能玩转的,包括中国无锡尚德和美国FirstSolar在内的大公司都还在摸索盈利的商业模式,Solyndra这类小公司就更加难以生存了,“无法与获得国有银行大额低息贷款、财大气粗、而且有完善的产品供应链的中国公司打价格战”,就算奥巴马参观过、得到过美国能源部批准的5亿28万美元联邦贷款担保也无济于事。

  Solyndra表示,公司正在对期权进行估值,准备把公司和铜铟镓硒化合物(CIGS)技术打包出售。

  资料来源:路透社维基百科

  Webvan Group

  投资方:Sequoia Capital,Softbank Capital

  失败原因:

  Webvan曾是美国一时风光无两的网上杂货零售商,初期就吸引包括红杉、Benchmark、软银、高盛、雅虎在内高达1.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在短短18个月的时间里,Webvan成功上市融资3.75亿美元,市场范围从旧金山海岸地区扩张到美国8个城市,并从零开始建立起了一套巨大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耗资10亿美元购入一片高科技园区的仓库)。

  1999年11月上市后,公司最高市值一度达到76亿美元,然而疯狂的烧钱策略让它未能扛过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的灾难,短短两年就宣布破产。两年时间内总计亏损超过12亿美元,平均每单亏损130美元。2001年7月,Webvan倒闭,2000多名员工失业。

  “他们为基础设施建设花了太多钱,尽管这是他们商业模式中的一环,但这计划中的优势最终却带来了最坏的结果。”证券分析师大卫•卡瑟曼(David Kathman)说,“公司扩张的很快,然而市场需求跟不上,大规模反而成了累赘。其实吧,这和‘杂货铺子’Webvan也有关,网站并不像宣传得那样易于使用。”

  Webvan的故事成为互联网泡沫时期最核心的教训,那就是即便你的理念非常正确,也别发展得太快。

  资料来源:SFGate悉尼在线TECH2IPO

1 2 3 4 5 6 7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