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揭秘

2011-08-29 15:12:33    商业价值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小米精巧的战略和恢宏的格局已经逐渐清晰,面对的挑战和风险也将此起彼伏的涌现。其最忙碌而幸福的创业第一年已经过去,而最艰难和痛苦的创业第二年已经开始。

  用“CSP”重新发明手机

  米聊对于小米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解释小米这家公司战略的核心问题。

  小米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直研究是否能做一个类似叫“小米通”的东西,在人际沟通中实现创新。可在2010年10月之前,工程师们一直未能探索出有别于SMS、飞信和手机QQ等目前市场中产品的研发方向。就在这时候,Kik出现,它利用与手机通讯录的匹配,建立了一种基于联系人真实身份、轻盈但超高即时性的通信方式,同时还打通现有SNS,具有极强病毒式传播的基因。这无疑为小米团队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2010年12月,“米聊”上线。先是Android版,继而是iPhone版,在苹果AppStore中排名迅速蹿升至前10位。之后,米聊借鉴Talkbox增加了语音对讲功能,这成为了此产品的“二级助推”。到2011年6月末,米聊用户数在半年时间内达到300万。

  如果说,小米之前各项工作的逐渐落实还可以用按部就班来形容,那对小米的米聊团队而言,这无疑于一场竞争激烈的闪电战——时间紧、任务重、变数多。因为米聊这一产品,并不是一个误打误撞的试验品,其实是小米在手机制造的战略大局中,至关重要的点。

  回到一开始,当MIUI开始进入研发时,雷军就已经向所有人反复强调:“我们要做一部能打电话的手机。”这句话的意思是,手机最基础的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将是从MIUI开始,整个小米团队需要考虑的首要重点。

  但这远远不是将基础功能做好那么简单。雷军看到,手机正在重演PC时代的那一幕:硬件从计算到存储正在飞速发展,操作系统不断更新换代,手机的迭代越来越快,各种人机互动方式也在快速演进。整个产业的发展还在推动屏幕、外壳、电池等基础研究的持续深入。

  可是在手机的日新月异中,某些基础的东西却似乎一直一成不变:通讯录还是之前的模样,很难让人满意;发短信的体验也从未变化;打电话更是延续着从“大哥大”时代过来的习惯,通信的方式难脱身传统。

  一成不变的地方,是否就是创新的突破点?

  小米公司内部,有一个“生造词”被提起的频率极高,那就是“CSP”——“‘C’指Contacts,联系人;‘S’是SMS,泛指短信和彩信;‘P’是Phone,打电话,语音通话。”黄江吉说。

  这3点是手机作为通信工具的核心拆解功能。雷军举例说:“手机通讯录中都有大头贴和照片头像的设置,但是有几个人的通讯录是有头像的呢?因为你不可能成百上千人都去自己拍个照片嘛。但是米聊这样的应用,人人都自己上传头像,如果整合到通讯录,这头像问题不就解决了?”

  在雷军看来,手机高速智能化和移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CSP这样的基础功能反而被忽视了。如果小米能够抓住变化的契机,成为变革CSP的主要力量之一,就一定有机会。

  而米聊的出现,让这个机会有了现实的可依附之物。Kik从诞生起就将自己的使命定位于“干掉短信”;而米聊将语音、Talkbox式的互动方式串联在一起,进行功能组合,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演进。

  300万且仍在快速增长中的用户群,意味着有为数众多的人已经在小米的系统中进行通信。这是一个实名关系社区,每个人在里面的好友列表,就是新的联系人通讯录。

  当米聊正式升级成为小米公司3项主要业务之一时,意味着它在小米的蓝图中有了可以匹配MIUI和小米手机的新角色。当使用者越来越多,每个人通过米聊就能联系到越来越多的好友,进而不断稳固自己基于米聊的人际关系,甚至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之前在手机上与朋友的关系层,同时还能细分出不同层级的关系和沟通手段。虽然雷军没有说明,但在他头脑中,米聊与MIUI、小米手机的分进合击,似乎已经有点要在移动互联网上构建基础社交网络的意思。这当然也意味着,米聊将是小米在成为“CSP变革者”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与之对应,MIUI则在操作系统层面,包含着覆盖更广、更加全面的CSP变革任务。比如可以更方便沟通和互动的“超级手机通讯录”,或者能将好友名称作为Tags进行植入的短信群发。在每个细节上,MIUI都正在以改良的方式逐步优化手机的CSP。

  如果要画出小米的受众图,最外圈的无疑是米聊,横跨Android、iOS和Symbian用户群,截止到7月底,用户超过350万。

  一年之后,MIUI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论坛上主要帖子动辄成千上万人浏览、评论,拥有超过30万人的社区开发者,甚至有许多来自海外各个国家的MIUI“粉丝”形成组织。每当有新版本的MIUIROM发布,就自行将其翻译为当地的语言版本——这也使得MIUI至今拥有了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版本。MIUI是小米公司另一个面积较小、但用户忠诚度更高的圈。

  除此之外,迷人浏览器、小米便签、小米分享、小米司机等应用,则在Android用户为主的区域内,拥有各自的用户圈。

  在这些圈的中间交集位置,则是目前还留有悬念的小米手机。

  米聊在最外圈不断“捕捉”着用户关系和用户信息,各种应用也在不同层面上充实着这一点。当米聊的ID、小米各种应用的ID、MIUI的用户ID最终合并在一起成为唯一的“MIID”时,每一个小米用户或许就能发现,小米上有了他的实名身份信息、朋友圈,甚至位置和车辆信息——当他从米聊到MIUI,越深入成为小米的用户,就能在小米产品的打通之下,获得超越过往的使用体验。

  最终,当承载MIUI的小米手机出现后,每个用户的ID最终与手机号、乃至手机硬件合为一体。像HTC某些社交手机所具有的社交物理按键一样,小米手机说不定会有一个特定的“米键”,直接打通用户的CSP和包括米聊在内的各种应用,并通向整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所构建的新生活方式。

  从米聊到MIUI再到小米手机,全链条的覆盖方式将会让CSP的变革来得更加彻底,并让用户过上“米生活”。这或许就是小米所图之局。

  雷军的5个判断

  为什么雷军会选择自己来做手机?为什么“做手机”这件事,大到能承载小米团队共同的梦想?

  在雷军的脑海中,从趋势到突破点,再到小米想要成功可以依赖的关键要素,有一整套完整的逻辑——CSP无疑是雷军所看到的机会中,最重要的可突破点之一,而这套逻辑,也是小米公司之所以会诞生的原因。

  雷军有5个产业判断。第1个,是他认为从大趋势上来说,手机将会取代电脑,成为每个人主要的计算中心。起码在现阶段,手机的计算能力正在以超越PC时代的速度提升,而像摩托罗拉Atrix和联想乐Pad这样的移动设备,确实也正向着“取代笔记本”的方向演化——它们只需要插入一个底座,就能变成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低配笔记本。

  在此之后的第2个判断,是整个手机工业,通信产品的演变轨迹将越来越趋向于电脑产品。当没有“Wintel”(微软+英特尔)这样的联合巨头垄断之后,全球手机产业在竞争中非常开放。没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压制创新,每一家手机链条中的公司都被激发出了强大的潜力。雷军认为,在这样的大势之下,中国手机厂商凭借生产和成本的优势,会有真正意义上迈向世界的机会。

  这代表着雷军与小米公司对手机未来演进的判断——小米手机要做成什么样子?抓住什么样的机会?成为什么样的存在?

  短短几年间,手机从简单的通信工具开始,正在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计算内核。它的CPU运算能力每年都在成倍增长,从200MHz到1GHz,到双核1.4GHz,不久的将来可能达到2GHz四核——这已经赶上和超过了电脑计算能力的提升速度。这意味着手机不仅将作为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成为获取信息和用户与网络交互的主要通路;还将取代电脑,为人们未来的科技生活提供主要的计算能力。

  在雷军这两个判断之下,整个互联网、乃至未来人们生活的价值链将无可避免地越来越向手机迁移。当小米定位于“手机综合能力提供商”,抓住移动互联网到手机硬件,它就将无限接近于这一美妙的未来图景。

  也正因为如此,小米所要做的手机,不能是一般的手机,而必须是真正高性能、发烧级、全球领先的手机。

  在明确了目标之后,雷军的后3个判断,构成了小米想要达成这一目标的基础方法论。

  第3个判断,雷军认为当移动互联网崛起,手机的规则将被重新定义。在他看来,目前所有手机主战场的玩家都还使用着沿袭自“硬件为王”时代的传统规则。但应用驱动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互联网玩法儿将会证明自己将比传统玩法儿更加先进,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这是小米作为新兴公司的好处,它能以全新的互联网方式为法则,对公司架构和产品路线进行搭建与要求。比如,雷军眼中的MIUI应该是一个“活系统”,它能像互联网产品那样,随时接收用户反馈并快速迭代更新。“包括苹果在内,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如果有Bug或者用得不爽的地方,根本没有地方去提意见。”雷军说。传统手机离用户的距离太远,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更新太慢,从互联网的视角来看过于呆板。

  而MIUI这一系统的更新周期是每星期一个版本。据黎万强介绍,即便是未来在小米手机上需要追求稳定,小米也将不少于两个月发布一个操作系统版本。

1 2 3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