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联想PC并购图谱:“蛇吞象”修成正果

2012-09-08 09:39:55    腾讯科技 黄顺芳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联想并购整合IBM PC的模式是成功的。于是乎,联想开始加快海外并购的步伐,频频收购落子布局,希望能在更多的海外市场开花结果。这时的联想,开始被媒体形象地比喻成“化羊为狼”。

联想集团总裁 杨元庆

  化蛹为蝶,是一个艰辛痛苦而又光芒四射的过程。8年时间,联想完成了从“联想”到“Lenovo”的国际化蜕变。

  早在2004年年底,“蛇吞象”IBM PC部门后,联想便在业界不断的质疑声中进行痛苦的整合之旅,如今终于迎来成功的喜悦——联想ThinkPad系列占中国内地笔记本市场份额1/3,北美地区渗透率从5%上升至8%,且其已从一个IBM的亏损部门,转为净利率为1%-2%的盈利部门。

  同时,这也意味着,联想并购整合IBMPC的模式是成功的。于是乎,联想开始加快海外并购的步伐,频频收购落子布局,希望能在更多的海外市场开花结果。这时的联想,开始被媒体形象地比喻成“化羊为狼”。

  “蛇吞象”IBM PC 修成正果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PC部门。当时,联想营业额仅为30亿美元,全球排名在10名以外,一年的利润也仅为2亿多美元。而IBMPC部门营业额达130亿美元,在被收购之前已然亏损2亿多美元。

  当时,这场“蛇吞象”的大戏震惊了整个IT业界。也引起了业界“联想能否消化得了”的质疑。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联想对IBMPC部门的整合并不顺利,文化冲突、高管离职等问题让当家人焦头烂额。而这项收购所付出的巨额资金代价,也让联想在随后的5年内背负较大的财务压力,业绩下滑,到2009年初,联想已出现了近亿美元的亏损。

  此时,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选择重新出山坐镇(其在2005年时将联想集团董事长一职交给了杨元庆),杨元庆则转任联想集团CEO。柳杨“老少配”对公司架构进行了重组,加大了本土高管在核心管理层的比重,并决定以中国式姿态走国际化道路。“先把IBM品牌转移到ThinkPad上,再将ThinkPad品牌转移到联想Lenovo上”的品牌转移线路图,为后来联想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毋庸置疑,巨大的收购风险让当时的联想如履薄冰,这是一局“稍有不慎满盘皆输”的棋局。联想通过把海外运营和开发部门逐步迁回中国,采用中国的高效率管理和服务平台,极大降低了成本和费用率。2011年,联想的营业额达到216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凭借其强大的运营效率和高研发投入,联想ThinkPad系列目前占中国内地笔记本市场份额的1/3,北美地区渗透率从5%上升至8%,且其已从一个IBM的亏损部门,被联想运作成为净利率1%-2%的盈利部门。

  “联想的国际化并购是‘化学式’并购。”柳传志曾如此总结。所谓“化学式”并购,即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用核心竞争力去影响并购对象,双方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1 2 3

人物
人物名称:
总裁指数:
总裁指数涨跌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