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类金融”变局

2010-07-08 10:31:33    中国企业家网 关鉴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互联网“类金融”公司和业务正在搅动金融业格局——监管机构考虑加强监管,商业银行在酝酿反击,而电信运营商也挟资金和用户规模之优势试图重新挤进互联网“类金融”的赛道……

  【主文】从春秋到战国

  商业银行网银的互联互通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还要看大的国有银行愿不愿意与其它股份制银行分享资源;而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则明显有一个谁拥有主导权的问题

  按照之前披露的进程,央行一直推进中的第二代支付系统最早会在6月底上线,这套系统因为能够实现各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之间的互联互通,而被通俗地称为“超级网银”,用户使用它可以在登录一家银行的网上银行时,查询自己在其它银行的银行卡信息,并实时跨行转账。

  对商业银行的网银,这无疑是技术和应用上的巨大进步,用户体验的明显改善将有助于增加网银在电子支付市场的份额,但这同样可以看成传统金融机构对“闯入者”的一次反击。因为超级网银在大大提升商业银行网银内在价值的同时,也将互联网金融风头正劲的新进入者挡在门外——多方说法都证实这套系统初期仅在商业银行内试点,因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具备金融牌照,暂不对其开放。

  类似支付宝这样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交易平台,是互联网金融草根和最成功的应用。目前仅支付宝的用户就超过3亿,其母公司阿里巴巴已表示,未来5年还将投资50亿支持支付宝的发展。而被超级网银“禁入”则凸显了第三方支付的尴尬: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从事金融服务,但却不持有金融牌照,模糊的身份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此外,第三方支付公司还要面对其它更有力的新进入者。2010年3月11日,中移动公告,将斥资398亿元,收购浦发银行20%的股份,双方还将在移动支付方面深入合作。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0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约为18亿元,仅相当于中移动一天的营业收入,而全部电子支付市场(5500亿元),也不过略高于中移动2009年全年的营业收入(4521亿元)。以规模衡量,中移动是跳进浅塘的巨象。从逻辑上讲,中移动更深程度的介入,足以改变移动支付乃至电子支付市场的整个格局。

  超级网银和大象逼近,都只是电子支付市场面临变盘最明显的征兆,还不能说谁就完全取得了胜利。

  事实上,2010年很可能是这个烈火烹油般的市场的拐点—经过5年左右自由或无序的发展以后,作为电子商务衍生出来的一个互联网“类金融”领域,正在因为政策环境和参与者的变化而进入重组整合的阶段。

  帅青红是西南财大支付结算研究中心支付理论与实务研究室主任,这个中心是央行支付结算司与高校合建的研究和政策顾问机构,在帅看来,这个市场正由“春秋走向战国”。

1 2 3 4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