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迟到的战略调整:缺钱让牛根生别无选择

2012-10-30 14:19:11    北大商业评论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蒙牛已进入中粮时代,未来发展到底如何,能否涅重生,或许不宜猜测,只能拭目以待。然蒙牛身上亦有很多企业的影子,我们剖析蒙牛,希望其他企业也能引以为鉴,从中有所收获。

  迟来三年的战略转型

  2009年,中粮入驻蒙牛,消费者都期待蒙牛能够实现转型,从注重营销的战略运营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战略运营,真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优质企业。然而,中粮“三年不介入管理”的承诺,没有顾及蒙牛的发展。

  当然,中粮之所以承诺三年不介入蒙牛,是有原因的:一是为了保证股东转换过程中企业稳定经营,强势介入容易遭到抵制,造成核心员工的流失,这对于企业来说,影响将会很大。毕竟蒙牛原来的团队在市场运作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二是中粮自身也在高速扩张,其在零售管理、食品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不够,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三年不插手。

  但无论如何,机械固守“三年不介入”的承诺,延误了蒙牛的转型。蒙牛最大的问题是品牌建设,中粮无论做了什么样的承诺,也无论自身有多困难,一旦产品质量有问题,就要马上介入,不能那么机械。判断企业行为是否诚信,最根本的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管理道德,是否履行运营责任,是否顺应市场发展,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以中粮早该插手了。从这个角度讲,蒙牛的转型迟了三年。

  以消费者为导向前景可期

  实际上,这几年蒙牛也在不断改进、不断反省。这一点可以从市场认可看出来,它的市场份额并没有明显下降,而且随着整个市场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说明它绝大部分产品还是得到消费者认可的。然而要真正实现品牌重建,还是需要企业从战略上转型。虽然蒙牛转型迟了三年,但中粮介入以后,转型的很多举措还是可见的。

  今年4月,孙伊萍被中粮指定出任蒙牛总裁,她上任后推出了两个举措:

  首先,以消费者为导向。事实上,蒙牛一直都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但如今消费者的导向发生了变化,早年是只要有奶喝就行了,现在不光要有奶喝,还要喝的安全和放心。企业一定要跟着发展变化,更多的从消费者利益出发,生产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

  为了做到这一点,孙伊萍在企业的基础层面上下功夫:从深耕奶源、优化质量体系、对标国际企业等最基础的方向做起,适应前端消费者新的需求,方面是对的。

  其次,引入新的价值观。在原来蒙牛“创新、高尚、责任”理念基础上,加入了“阳光”理念,实际上是价值观的重塑,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阳光、高尚、创新、责任”。

  如果蒙牛的价值观能够真正落地,我想蒙牛的前景还是光明的,未来依然大有可为。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为什么?2012年,中国GDP总量达到了47万亿,这意味着,按照8%的增速,二十年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与美国不相上下。消费者需求会越来越大,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生活质量表现在哪?原来我们早上吃什么?吃油条,喝稀饭,现在喝牛奶,吃面包。如果13亿人口包括农村人口都喝牛奶,牛奶的市场会有多大可想而知。这么大的市场,只有本土品牌才能完全覆盖,外资品牌做不到。所以只要孙伊萍能够坚持贯彻她的战略,我想蒙牛的前景值得期待。

  战略选择要量力而行

  肖海林

  这几年,尽管出现些问题,但总体来说,蒙牛应该还是中国的优秀企业之一。之所以出现问题,是有一些特殊原因的—有可能就是被投资公司绑架了,也有可能与整个中国社会的信用和道德水平较低有关。但是,不论是信用环境,还是道德环境,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都是企业外部环境条件,是企业选择合适战略的依据。对于企业来讲,你不能抱怨外部环境、一般只能适应外部环境。

  战略不能长期超越能力边界

  三鹿集团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发展定位问题。因为三鹿集团的愿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国奶业三强,这就决定了三鹿必须快速扩张。快速扩张的方式无非就是多地化经营,更多地采用合作战略。由于整个社会信用水平很差,道德缺失,加上奶农增收困难,失信成本低,而奶制品经营的价值链环节又多,乳品企业就很难持续保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地区不出问题。这样,三鹿的失败在所难免。

1 2 3 4 5 6 7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