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深海——中国企业国际化新活法

2012-10-09 13:41:23    《中外管理》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无论是深入当地社区打阵地战,还是锤炼自身品牌,想要踏上国际化征程,企业内部都将发生巨大的组织变革。

  福田汽车

  整合“天下”为我所用

  泥泞的小路上牛群和三轮车正在抢道,雨后的空气里咖喱和肉桂红茶的气味相互纠缠,妇女们绚烂的莎丽以及印度男子特有的包头巾辉映成趣。如果实在走得疲惫,停下来休息可要随时准备被路边的猴子袭击一番。而穿过老城区,新德里高耸入云的大楼,漂亮的公园和白领们西装革履的身影,以及快速的生活节奏,似乎又和那些魔幻大都市并无二致。

  印度,一个迷一样的国度。

  众多的人口,惊人的经济增速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和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使得印度成为很多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垂涎之地。而汽车则是其中最炙手可热的行业。据统计,印度2011年新车销量为195万辆,预计2012年乘用车销量还将同比增长9%至11%。印度重工业部长普拉福尔•帕特尔之前表示:根据预测,到2016年,印度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将达1450亿美元。

  这块庞大的蛋糕,早就吸引众多车企布局印度,中国自然不例外。而福田汽车,就是第一家在印度建立整车生产厂的商用车中国品牌。

  “我们的印度工厂已经准备发力!”福田汽车集团党委副书记赵景光向《中外管理》表示:总投资为24.71亿元的印度工厂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7月竣工。按预定规划,印度工厂初期生产的车型为重卡和轻卡,以后产品将延伸至福田全系,设计初期产能为10万辆左右。

  事实上,早在3年前,这一项目已经开始筹备。如今的印度工厂不仅是福田汽车投产海外的最大项目之一,还关乎着未来几年福田的整体销售目标是否能如期完成。众所周知,商用车行业的销售数据可以看作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福田在十六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期,但如今连续两年行业销量负增长,使得它必须放眼国际,寻找自己的黄金新大陆。而印度正是这样的一个目的地。

  本地化,只为更好的复制成功

  “之所以选取印度作为第一站,就是因为他们和曾经的中国很像。”特别是在印度的乡间,看到那些勤劳的农民和崎岖不平的小路,让赵景光不禁想起福田创业初期,穿梭在大江南北售卖轻卡产品的情景。

  那时整个市场处于蓬勃成长的时期,而福田的轻卡产品性价比很高,“很多买不上车的老乡,干脆拿块石头把展车的车窗砸破,然后认领买下。”回忆起那个火红年代,赵景光依然感触颇深。从最初的轻卡到中重卡再到重型机械,福田16年的跨越式发展有赖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印度的今天,正处于那样的爆发初期。福田的轻卡价格一般在2万元至10万元左右,性价比较好,在如今的印度市场上很受欢迎。

  但福田进军印度的消息一传出,质疑的声音也相继而起。由于语言和宗教信仰问题,再加上印度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福田汽车是否真的可以顺利地吃下这第一只螃蟹,还有很多变数。首当其冲的一个因素,就是人。

  其实对这一点,福田从筹备印度工厂时就已经开始琢磨。

  去年,福田在东非肯尼亚建立组装工厂,赵景光亲历了奠基仪式。“我们的员工90%都是本地的,这其实也是目前福田在海外的一条通行策略,完全本土化。”赵景光强调:与以往建立海外公司不同,福田采取了双团队的模式,中方有一个管理团队,印方也有一个。其中印方的主管来自当地汽车协会,成员大都来自印度当地的跨国企业。在实际运营中,中方团队只在前期输出福田内部的管理模式。等完全投产后,印方团队将实际管理整体工厂运作。

  这也是由于印度特殊的竞争环境所导致的。近年来,印度卡车市场销量高速增长,根据印度媒体报道,2010年印度重卡销量达26.2万辆,同比增长65%。分析者预计,到2013年、2014年,印度重卡销量将突破50万辆。面对发展如此迅猛的市场,印度政府这些年越来越重视本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国外汽车产品设置了较高的壁垒,比如:从配套体系来看,印度政府会要求在当地建厂的中国公司采用一定比例本土零部件企业的产品。此外,印度国内采取英制的技术标准,对于汽车排放的标准也比较高,这都使得福田不能仅仅复制在国内的成功模式,必须从技术到整个供应流程为印度市场度身定制。更何况,国际国内想要抢占印度市场的竞争对手大有人在,这都对福田未来的印度之旅埋下伏笔。鉴于此,只有获取更加了解印度市场的人才和管理者,才有希望真正复制福田在过往中国国内市场的成功。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